第578章 寻爱(一)-《校花的超级高手》
第(2/3)页
西方故意炒作的龙象之争,使他们产生畸形攀比心理,加之这些记者十之**第一次来中国,带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最大民主国家的优越感。
当这种偏见被现实硬生生扭转,当巨大的优越感遭受真实中国带来的强烈冲击,自以为是的他们肯定不好受。
高铁沿线,绵延的高公路穿插交汇,村庄集镇在这些印度记者看来是难以想象的整洁富裕。
列车跨过长江,进入富庶的江浙沪地区,印度记者所感受的震撼更为强烈,瞅着车外景物,表情眼神极为复杂,没人再拿面子工程安慰自己,作为印度知名媒体人,他们受过精英教育,留过学,不是傻子,此行所看所闻,是不是面子工程,心知肚明。
经过将近五个小时,列车驶入上海。
上海,东方的巴黎,这比喻最早源于殖民时期的上海法租界,意思是....旧上海的繁华可媲美巴黎。
所以,近代史上,上海的全球知名度高于北京。
上世纪九十年代,印度政府提出孟买二十年赶上海。
这口号使印度举国哗然,也使印度人意识到上海依旧辉煌,不过绝大多数印度人仅能以孟买的现状衡量上海的繁华,好比食不果腹吃糠咽菜的乞丐,觉得富人每天吃肉汤泡馍,而不知世上还有三珍海味、满汉全席。
导致初临魔都上海的印度记者小心肝再次被狠狠刺激,呈现眼前的上海,和之前想象的上海,差距大到他们无所适从。
“上海的基础设施简直完美。”
“这不是展中国家,这是达国家!”
“我在纽约呆过三年,看上去,上海不比纽约差。”
接站的豪华巴士上,印度记者交头接耳议论,最令他们诧异的是,没贫民窟,路上随便一个行人,搁他们印度,都算衣冠楚楚。
乞丐呢?穷人呢?
“听说...我只是听说...他们不让穷人自由迁徙进入大城市,还把乞丐集中关押,开北京奥运会时....他们为了盖场馆,把二十万原住民赶到大西北安置。”一直故作不屑那哥们此时明显底气不足。
“还好,他们没有民主。”不知谁提到民主,车内的人如释重负般点头,凝重之色也淡去一些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