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章 谈御史-《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》
第(3/3)页
海宁说:“嗯,好的,姨夫,这一次算是放过他,但要是他还要找事,我可就不客气的。”
说到最后,她瞪大了眼睛。
因为娘亲是最好的人。
有人说娘亲不好。
就是坏人。
“嗯嗯,海宁,到时候我帮你,谈御史过于轻视女子,就是不对。”长安说。
在一旁的唐王夫妻相互对视一眼,美滋滋地看着。
好啊,终于没有让他们看中的儿媳跑掉。
他们夫妻对这一对几乎是一起长大的年轻人,极为看好的。
曾经说过早点定下。
但余颖不愿意,她反对这个意见。
说是男孩子应该多见识一下,说不定会有命定之人出现。
如果他长大后,还是想要娶海宁,那么等长大再说,一切都不会迟。
而余颖之所以不愿意,是因为有些男孩子和青梅定下后,后来又后悔了。
说什么多年在一起,根本就是把所谓的兄妹之情,当成男女之情。
死活要和天命之人在一起,要和原未婚妻退婚。
退婚之后,对女方的影响太大。
余颖为了预防万一,绝对不会让两个孩子早就订婚。
而是等到他们自己觉得能订下。
才从三媒六证一步步来。
而这段时间里,海澜在殿试过后,成为了榜眼。
还在京城成婚。
正所谓是:金榜题名时,洞房花烛夜。
海澜的妻子,并不是京城的贵女,而是他自己先生的女儿。
夫妻两个人也是早就认识,相处起来很是和睦,在赶考之前订下婚事。
在他高中进士后,他的先生就带着女儿进京城送嫁。
结婚时,男方的长辈是让唐王夫妻当的。
余颖没有过来。
亲家倒是没有埋怨,因为他们也知道海家的根底。
琢磨着余颖大概是不想看到前夫镇南侯,才不愿意进京。
所以余颖即使没有亲自到场,他们也没有在意。
反正大家早就认识。
订婚时,是余颖亲手给女方插上红宝石金簪。
海澜结婚时,镇南侯也到了婚礼现场。
不过看了一眼后,并没有靠前。
因为唐王以男方亲长的身份坐镇。
海澜的婚礼,就这样过去。
第二天唐王妃特意跑来,送上余颖让她转交的见面礼。
让海澜的岳父母是十分高兴的。
后来他们夫妻两个人,干脆就跟着海澜夫妻两个人一起住,还有一个小儿子。
等到过了一阵后,皇帝发下圣旨,说慧县主有大功,晋升为郡主。
这下子可把铁头御史气坏。
怎么能这样?
在他看来,那个女人不受规矩,插手国事。
虽然说是县主的手下,但一个县主为什么养这么多的能打仗的做什么?
这一点,他在金殿上被气得给忘记了,现在越是想越是不对劲。
而且对她非但不罚,反而表彰。
简直就是把他的老脸,扒下来让人踩。
一气之下就气病了。
养了好一段时间才好。
他的老娘、妻子后来知道他生病的原因,只能是劝劝他。
婆媳两人生怕他再也爬不起来,就烧香许愿。
后来谈御史病好,婆媳两个人就去寺院那里还愿。
正巧的是,海宁也和唐王妃一起来上香。
唐王妃不是虔诚的佛教徒,她更多是想要出来看看风景。
但既然是以上香的名义出来,自然也是要上香的。
好死不死的是,正巧两方人们在寺院里遇到。
而唐王妃的到来,颇为引人注意。
自然被婆媳两个人看见。
她们知道唐王妃到来后,而且还知道铁头御史之所以被气得不行,主要就是唐王殿下不放过。
每一句话都是咄咄逼人,让谈御史有些下不来台。
第(3/3)页